五十四年如梦如幻 从马里布海滩到中国

“All the leaves are brown, and the sky is gray,I‘ve been for a walk ,on a winter’s day,I‘d be safe and warm,if I was in L.A”,你是不是挺诧异的觉得我没词可写然后抄歌词当文章开头?随你怎么想吧,不过每当我听到这首《California Dreaming》时总是不自觉的想起了迈锐宝,这是我认为国内为数不多集逼格、历史和人文于一体的汽车广告。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迈锐宝,说说雪佛兰。

名称的含义,别张嘴闭嘴就是屌丝三宝
开始聊正事儿之前咱们先来说说迈锐宝(Malibu)这个名称,对于它的中文名称我不多评价,本着接地气的原则起个入乡随俗的名字朗朗上口、方便好记,话说回来,能成为屌丝装逼三宝之一,从侧面说明了迈锐宝多少还是有点实力,什么都没有怎么能装出来?

其实Malibu(中文译名马里布)是一个地名,它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的西边,是一个沿海城市。虽然马里布地区在1991年才建市,人口也只有一万两千人,但是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富人区。可能提到洛杉矶的富人区咱们首先想到的是贝弗利山庄,那里确实云集了好莱坞各路明星,但是要说房子最贵它还真排不到第一位。马里布有些不同,这里是金融界的大佬们扎堆儿的地方,知名度虽然不如明星,但是资产有过之而无不及。


再举个例子,电影《钢铁侠》没看过的人应该不多,还记得托尼·斯塔克那个面朝大海的豪宅吗,这个由美国设计师布朗·克里斯多弗设计的建筑名为“自由之城”,虽然它并没有建造出来,但是它的位置就在马里布海滩。
看到这里,你首先要有一个概念,至少在美国人心里,迈锐宝(Malibu)和屌丝一点儿关系都没有,恰恰相反,它还非常高大上,只有高端车型才能使用这个名字。
阳光、沙滩、比基尼,如风一般自由——第一代Malibu(1963-1967)


副标题说的既是马里布海滩的风景,同时也是第一代Malibu想传达给消费者的信息,而且它确实做到了。1963年,雪佛兰为了回应福特Fairlane车型推出了Chevelle系列,Malibu是Chevelle系列的旗舰车型。当时的Chevelle是雪佛兰旗下的一个相当全能的拳头产品,包括四门轿车Chevelle、双门轿跑Chevelle(Malibu)、Malibu软顶敞篷和最强运动型号Malibu SS等诸多车型,当时的消费者也挺买账,Chevelle推出的第一年就取得了20万辆的销量成绩,并获得了当年的“年度车型”称号。
本是同根生,Malibu比Camaro更强、更贵、更豪华——第二代Malibu(1968-1972)

60年代末期,美国本土刮起了一阵掀背风,雪佛兰顺势推出了第二代Malibu。不过当时雪佛兰还有另外一款非常重要的车型诞生,那就是Camaro(科迈罗),雪佛兰在两者的造型上都使用了掀背的设计风格,因此两款车在当时被称为兄弟车型,不过和现在不同的是,Malibu尺寸更大更豪华,它才是大哥。

在1970到1972年这几年中,Malibu还经过2次改款,整体造型没有变化,只是在进气格栅和尾灯等部分进行修改。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在1970年推出排放限制法规,因此各大品牌纷纷开始研发小排量发动机。而雪佛兰给Chevelle系列车型中增加了全新的3.8升6缸发动机,算是顺应时代的一个产物。
市场、赛场双赢——第三代Malibu(1973-1977)

第三代Chevelle外形变得较为平直,通用的工程师对这一代车型的底盘进行了大量的改进,用了前沿设计和昂贵的材料,并对底盘进行了认真调校,让这一代车型的操控性有了质的提升,成为当时美国车中操控最好的车型之一。另外,雪佛兰还对Chevelle的车厢空间利用率、车厢隔音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改进,让Chevelle成为了一台全能车,所以说在它的产品周期里能卖出170万辆,你也不要太惊讶。

从这一代开始Malibu参加美国本土的NASCAR,说起这个比赛的名字你可能有点陌生,但是提到它的赛道你肯定见过,《赛车总动员》这部的动画片你肯定看过吧?赛道看着就和田径比赛的400米跑道一个样,老美就喜欢这么简单粗暴的比赛。
不走正道,往家用车上发展——第四代Malibu(1978-1983)

第四代Malibu有两个重要的信息点,第一个就是从这代车型开始Malibu独立成一个车系,并且替换掉Chevelle。但是第二个信息点说起来就有点没兴趣了,雪佛兰从第三代Malibu开始就有意把这款车打造成国民车的形象,到了第四代Malibu,雪佛兰的这种做法就到了极致,Malibu变成了一辆彻头彻尾的家用车。

第四代Malibu彻底走向平民市场,变成一款“走量”车,在它的产品序列中不再有敞篷版、不再有大马力SS版,取而代之的是更宽大的车内空间,和更轻的车身带来的低油耗。为了进一步降低售价,第四代Malibu在车内用料上也开始“偷工减料”,不过结果倒是天随人愿,高销量让它成为当时雪佛兰最畅销的车型。
五、六、七、八代一起说,在中级车的道路上玩的越来越嗨


如果说第四代Malibu还保留了前置后驱这个至今仍然是豪华车或者说主打运动车型标榜的结构,那么从第五代开始就完全不一样了。上世纪80年代,物美价廉的日本汽车开始占领美国汽车市场,通用在与日本对手的竞争中节节败退,迫不得已放弃后驱平台,研发新型的前轮驱动轿车,而第五代Malibu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诞生的。也正是从第五代Malibu开始,前驱变成了它的标配,虽然第六代Malibu也推出过高性能版本,但是它的影响力已经和前几代肌肉车不能同日而语。


到了2008年第七代Malibu推出的时候,它的主要竞争对手已经是雅阁和凯美瑞这些我们熟知的家用车,相比于上一代车型,这代的轴距大幅增加,同时为了保持一定的市场竞争力,Malibu也不再走廉价路线,开始堆上高科技配置。从第八代Malibu开始,它走进了中国市场,不过最初的市场反响并不是太强烈,这款在美国几乎是国民车的车型在我国差点遭遇了滑铁卢,好在上汽通用的反应够快及时做出调整,终于让这款车在国内市场站稳了脚。
两代同堂在华销售——第九代Malibu

第九代Malibu出现的时候其实是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实力,外观造型走在了潮流的前端,并且动力总成也有进步,特别是混动车型的推出让它一下子就变得富有高科技。而且这次的Malibu还有了一个新的名字:迈锐宝XL,这样它可以和第八代产品同时销售,当然这并不是重点,重点在于由此我们能够看到雪佛兰的中型车在国内的定位开始发生变化,从迈锐宝XL开始雪佛兰越来越强调品牌的运动基因。

也许进入到国内的两代Malibu并没有取得太辉煌的销售成绩,但是如果你去了解一下在北美地区的情况就会明白,Malibu从肌肉车到家用车的转变非常成功,过程中没有血雨腥风,一切都非常自然。可能这和美国人务实的性格密不可分,一切从实际出发,能够达到我的目的就好,并不追求华而不实的东西。
除了Malibu,雪佛兰的皮卡和肌肉车怎么样?


我们从Malibu这个车型中跳脱出来,目前雪佛兰品牌最新引进到国内的产品就是前一阵备受关注的索罗德了,早在去年广州车展上,这款车就来了个闪亮登场。在我们看惯了猛禽F-150和坦途这些高端皮卡的时候,索罗德的出现让这个在国内有点寡头垄断的细分市场中多了一个选择,可能我们对它的了解不多,但是看看它在美国的销量就能明白,说它是卖的最好的皮卡都不为过。



雪佛兰确实需要引入一些车型来刺激一下国内消费者,毕竟皮卡不是谁都在5环外有处大宅子能长期停放,而科迈罗RS和我们印象中的肌肉车又有点差距。雪佛兰还有哪些车型是国内消费者看重但又买不到的呢?科迈罗SS和ZL1显然是我们立刻能想到的车型,除此之外还有科尔维特。其实这些跑车使用的大排量V8发动机排量虽大,但是并没有你想象中的费油,关于这些发动机的故事我们后面再聊。

其实写到结尾的时候我又忍不住想说说迈锐宝这个中文名称,虽然它接地气而且也不难记,但是如果把它直接翻译成马里布也不错,至少那些生活在北京又热爱篮球的人会马上记住这个名字、记住这款车。(图/文 网通社 刘可)